「風土ᆞ風景」寫生金門40年——張國英水彩畫個展
五年前他也曾在文化局舉辦「觀海—張國英水墨畫個展」。
一般而言:風土是指地理環境和地方風俗人情,風景則是自然與人為交互作用的情景。
而張國英則有一樣的詮釋,他認為:「金門在強烈東北的吹拂下,一切景物都是受到「風」的深刻影響,是風力所雕琢出來的,也彷彿眼前的一切終究會被風所帶走,或是逐漸凋零。
張國英對家鄉的觀察與感悟是如此,畫的意境總有幾分消逝的哀愁。
」念戀金門,故鄉抒懷,他的畫就是帶著這份情感。
張國英也善於把傳統國畫的水墨技法運用於水彩寫生。
最有戰地特色的經典樹木:木麻黃、瓊麻,常令一般畫家深感棘手;而恰是張國英所擅長的。
不僅如此,在地原生處處可見的:相思、苦楝、榕、楓、樟、油加利⋯及各種灌木雜草,迎著風、逆著風,都在他筆下展現栩栩如生的樣貌。
在鄉間、原野工作活動的居民,他也如實的呈現出來:晾衣、背娃、打水、鋤地、⋯⋯或是在執勤的衛哨、海灘晾腳的遊客、一同寫生的同伴,⋯⋯這些日常即景,適當的出現畫中,增添了畫境的真實。
即使是無人的鄉村,也彷彿可聽到稀疏人語,呈現出清風徐徐,歲月靜好的景象。
走訪金門各地,留下這些習作,見證了一段艱辛又充實的歷程。
畫也像照片一樣,把時光釘在一剎那之間,留下當下的永恆。
我們生活在相同的時空當中,或許觀眾能從中尋索到曾經熟悉的舊影,回味些生長的記憶。
張國英今年66歲,出生於後浦,學歷為:金城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中、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經歷:1991《傅抱石研究》獲美術學術論文雙年賽特優獎。
曾任福和國中、松山高職教師及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助理教授。
兩年前出任金城國中美術班召集人,繼續為地區美術教育作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