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旅遊景點
清金門鎮總兵署
清金門鎮總兵署所在地原為「叢青軒」,相傳是明萬曆辛丑年(西元1601)進士許獬讀書的地方,康熙年間,總兵陳龍考量舊金門城經歷明末多次兵禍,而后浦人丁興旺,於是將總兵署遷建於此,多次改建後成為現在規模,直到1915年金門設縣,總兵署仍為最高行政中心,歷經金門縣公署、金門縣政府、行政公署、金門防衛部…等等,現
慈德宮
慈德宮為奉祀「品德完人」黃偉的寺廟,慈德宮的特殊技藝表現在交趾陶、剪黏和石雕三個部分。交趾陶包括龍虎牆、鏡面堵、對看堵計有六幅,幅幅栩栩如生。剪黏包括廟頂的脊肚和脊頂的龍飾,都以剪黏作裝飾。石雕包括所有青斗石材的柱朱、門臼,以及牆基花崗石材質的櫃台腳、壁堵和石柱上的書法,都是精美石雕,或刻有亭閣人物,或雕鑿樹石花馬,或
邱良功母節孝坊
邱良功的母親許氏,是清朝振威將軍邱志仁之妻,在邱良功滿月不久,父親邱志仁就與世長辭,當時年紀尚輕的許氏,辛苦地把剛滿月的邱良功撫養長大。邱良功成年後投身軍旅,從基層軍人累昇至將軍,嘉慶十四年邱良功升任浙江水陸提督後,奏請皇帝表揚母親許氏,獲仁宗皇帝嘉許,誥贈邱母為一品太夫人,並建坊表彰其守節撫孤教子之功。這座牌坊建於西
石門關
前往海印寺必先穿過一拱形石門,如出入的關口般,而稱之石門關,為太武山十二奇景之一。石門關以厚實工整的花崗石砌造,上覆反宇屋頂,四端翼角微翹,頗有輕盈之美;橫額上有明朝忠臣盧若騰手書的“海山第一”四字,現列為縣定古蹟。
貓公石濱海休憩區
貓公石濱海休憩區位於小金門島的正北方,因為特有的紅色石頭「貓公石」而得名,這裡是台灣少數產有貓公石的地區。初到貓公石海灘,第一眼先看見環狀排列的反登陸樁軌條砦,接著往右邊海岸一瞧,成群的貓公石錯落排列著,一顆顆巨大的紅色石頭,外形因海水侵蝕而不盡相同,在閩南語中,形容顏面坑坑洞洞、凹凸不平之醜男子為「貓公」,所以坑坑洞
金門城
金門的歷史可追溯自晉元帝建武元年(西元317年)。明朝,為了抵禦海盜的侵擾及保護當時住在此地的居民所建造的「千戶所城」。在明鄭抗清時期,金門城是主要重鎮,清康熙19年(西元1680年)總兵陳龍將總兵署遷至後浦,金門城才逐步沒落。金門城共有東南西北4座城門,自古即有「要丁東門外,要富西門外,要興南門外,要官北門外」的諺語
東林東井
烈嶼鄉東林聚落的「東林東井」, 開鑿於宋寧宗嘉泰4 年(1204),為宋林彥智所興建,至今已有800多年,為金門最大之古井,構法特殊。至2004年,因鄉村整建,於古井周遭鋪設階梯與花崗石地坪,並於古井上方增設不鏽鋼護架及透明玻璃,列為縣定古蹟。以長160公分、寬40公分、厚11至13公分的石板,從井底砌垣到井口,形成一
劉玉章雕像
1954年劉玉章將軍接任金門防衛部司令官,其任內指揮過九三砲戰,且領導官兵挖戰壕、鑿地道,開闢太武山登山道路,地下化的金門,對後來的八二三砲戰產生極大的助益。蔣中正總統念其輝煌的功績,而將太武山公路命名為玉章路,並於山腰上立劉玉章銅像以玆紀念。
五虎山
五虎山位於山后聚落附近,高度有127公尺,是金門的第二高山,山頂設有觀景平台,適合登山健行,不只能俯瞰山后村聚落,還能遠眺對岸。五虎山過去是訓練士兵射擊的軍事管制地,視野非常遼闊,也因為長期管制、人煙稀少,山林的原始風貌得以保留下來,山上的原生植物繁多,亦有許多昆蟲及鳥類,更有機會巧遇金門野生孔雀,深具生態研究價值。五
金門媽祖公園
金門媽祖公園由金門縣政府斥資新台幣二千多萬元興建而成,位在料羅濱海公園的高地,占地四千平方公尺。
后湖海濱公園
后湖海濱公園位於料羅灣西岸,連接成功、尚義、泗湖、歐厝等沙灘,綿延數公里的細緻白沙灘,是金門最美麗、最具人氣的白色海灣。絕美的沙灘、平穩的海流,后湖海灘非常適合戲水、堆沙堡,也吸引許多遊客全家出動前來玩樂。沙灘旁一邊是海,一邊是尚義機場,也可以坐在觀景平台上看飛機起降,是難得的海濱經驗。每年夏季的舉辦的音樂季便是在此,
榕園
百年的古榕樹齊聚在太湖北岸,「榕園」的意象油然而生,園區裡的榕樹們大多從幾十年前便在此紮根,生長超越一甲子的氣根粗壯無比,枝葉在天空中蜿蜒繚繞,形成一片又一片廣大的綠傘,提供人們乘涼的好所在,午後相約在此下棋飲茶,是金門最道地的生活風景。慰廬「慰廬」是一棟位於榕園內的閩南古厝,其格局為金門最常見的「一落四櫸頭」,古厝所
太武山風景區
太武山位於金門島中央,雖然海拔高度僅有253公尺,但已是金門的最高山。太武山是八二三炮戰重要紀念地,除了可以登高望遠、健行外,山上更充滿人文景觀,像是:毋忘在莒、海印寺,都是金門特色景點。登太武山有四條路線,分別是前山、後山、蔡厝古道和斗門古道。前山是指太武山公墓北側的玉章路口,後山則是屏東文康中心旁的玉章路尾,大多數
陽明湖
由鵲山圓環「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順著黃海路前進,秋天時沿路的台灣欒樹盛開,非常漂亮;道路的右側可以看到太武山後山紅色的花崗石,就在太武山美麗的山石前方有一座人工湖,名叫「陽明湖」,陽明湖四周林木茂盛,湖面綠波盪漾,配合後方的紅色太武山,映證了「湖光山色」的美景。
珠山聚落
珠山位在金門本島的西南方、環島西路起點,這裡是一個薛氏單姓聚落,薛氏祖先在元朝由廈門薛嶺的前來定居,至今已經有650年歷史。清麗的色彩是步入珠山聚落的第一印象,聚落四周高地環繞,中有大潭,呈「四水歸塘」的風水吉穴,整個聚落以宗祠為中心向兩邊拓展,環繞著大潭而建,古老磚牆的赭紅與清澄潭水的沉綠相互輝映,成一幕美好景象。登
古寧頭牌樓
位於頂林路往環島西路路段的古寧頭牌樓,象徵著古寧頭戰役時,戰士英勇善戰守護人民的意象,這座牌樓除了提醒世人戰爭的殘酷外,也讓後人能藉此紀念先烈,緬懷逝去的戰士們。
陳景蘭洋樓
這是金門旅居新加坡僑商陳景蘭於公元1921年興建的洋樓宅第,也是金門規模最大的一棟洋樓,是金門華僑回鄉興建「番仔樓」代表作。淨白色的外觀讓陳景蘭洋樓多添了些洋味,精緻的雕花與對稱拱門,猶如西洋建築的工法,是陳景蘭洋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份。西元1949年後,陳景蘭洋樓曾被國軍防砲部隊駐紮,也曾作過軍醫院、金門中學校舍及官
北山古洋樓
北山古洋樓為古寧頭人李金魚、李炎芽、李天祝三兄弟合蓋,三人赴菲律賓馬尼拉經營椰子貿易有成,於1928年返回北山老家興建二落大厝供母親居住,後於1937年興建雙層洋樓,由大陸南安師父與本地古寧頭籍李炎頭等工匠、土水師合力興造。因為洋樓地勢高,視線良好,可覽盡村中各個角落,極具戰略價值,於古寧頭戰役時遭到共軍占領成為指揮所
雄獅堡
雄獅堡位於浯江出口的右側,即今福建省政府的右前方,此處原本是後浦對外的一處渡口,自古稱為 「同安渡頭」,海岸沿線附近從海邊連接到金城西門外的高崗上 (今金門高中所在地),也是一座墳場。
象山金剛寺
位於頂蘭,因建於地理形勢似象的象山,因此稱象山金剛寺。主祀神佛為觀世音菩薩。在中國,對觀世音菩薩的崇拜最早於公元前一世紀隨著佛教的傳入而開始,並於七世紀中葉傳入朝鮮和日本。觀世音菩薩信仰在七世紀也傳入西藏,以四臂觀音的法相為主,達賴喇嘛被認為是其化身。宋朝以前,觀世音菩薩為男性形象,《華嚴經》中形容觀世音為勇猛丈夫,《
烈女廟
烈嶼的廟宇不少,烈女廟是香火最盛的廟宇之一!烈女廟位在烈嶼的西南端青岐村,又稱王仙姑廟。烈女廟本名「貞節祠」,供奉王仙姑,原名為王玉蘭,廈門人,相傳某日,王女中午時分到海邊拾蚵時,慘遭調戲欺凌、溺死大海,隔天屍體漂至烈嶼龜山海邊,被當地海防駐軍劉姓戰士發現並安葬,後來王玉蘭託夢說明遭遇,駐軍官兵和鄉人聽聞後都十分感動,
浯島城隍廟
浯洲是金門的古地名,後浦(金城)的城隍爺是在康熙21年(1682),首任金門鎮總兵陳龍將總兵衙署由金門城遷移到後浦,也將城隍爺分火到這裡,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而後浯島城隍廟經過多次修護,近年改成花崗石、水泥等建造,讓廟宇更加氣派宏偉。明朝朱元璋得天下後,曾說:「朕立城隍,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可見不論皇帝或民間
北鎮廟
玄天上帝民間俗稱為「上帝公」,又稱「北極玄天上帝」,或玄武大帝,中國自古即習以「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合稱為「四象」,又因台灣位在北半球,習面南而居,故又習慣以左、右、前、後取代東西南北四方位。玄天上帝即北極星宿,所以一般寺廟都建廟於城鄉之北側。北鎮廟供奉的上帝公是後浦北門境的境主,民國七十三年曾整修過一次,
代天府
東門代天府始建年代雖然沒有確切記錄,唯據傳應始於明代,初期係主祀溫王爺,後適值池王爺代天巡狩途經此地,溫王爺乃力邀留下主持境務,共同庇佑子民,廟中主奉的境主池王爺,相傳是直接由馬巷「元威殿」分靈而來。近代以來,代天府曾於民國67年小修一次,復於82年重建今貎。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是代天府舉辦祭典的日子,無數善信都會前往膜拜
金城民防坑道
自1949年之後,戰地的金門,為達到「保存戰力於地下,發揚火力於地上」的戰術目標,從1968年開始,利用金門花崗岩的地質條件,大量構築地下坑道,金城民防坑道即其中之一。這座坑道經由地下系統連接起金門政委會、金門縣政府、金門調查處、金門縣民眾自衛總隊、土地銀行、自來水廠、金電公司、金城車站、金門郵局...等重要機關,在地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是因應漁業發展於西元1968年成立,從事經濟魚、貝類繁養殖試驗、魚病防治、海洋資源、生態環境調查、漁業基礎科學研究、水產食品之研發及漁業技術輔導諮詢服務等工作。園區內設有鱟生態文化館,陳列金門海域的海洋生物標本及傳統養殖模型,主要展示有4億年歷史的活化石—鱟,鱟是一種古老又美麗的生物,一旦結
金門和平紀念園區(林厝砲陣地)
金門和平紀念這區地點是古寧頭戰役的主戰場,沿園區的道路邊可以看見不同形式與大小的碉堡藏身在土丘之間,為了紀念指揮贏得古寧頭戰役的胡璉將軍與古寧頭戰役參戰官兵,便將這裡規劃為「金門和平紀念園區」。園區內設有胡璉將軍紀念館,以及由砲彈碎片鑄成的和平鐘。西元2011年時,柏林腓德烈斯漢區人民公園(Volkspark Frie
瓊林聚落
位於金門島中部的瓊林,居民以蔡姓為主,這裡是金門規模最大的古厝聚落。過去因為人才輩出,仕途上有輝煌的成就,明熹宗御賜里名為「瓊林」,在當時只要有人中進士,就會建造一座宗祠,所以在瓊林大大小小的宗祠就有6座之多,號稱「七座八祠」,包括已被列為國定古蹟的蔡氏家廟(大宗)、六世竹溪公宗祠、十世柏崖公宗祠、六世樂圃公暨十世廷輔
大膽島
大膽島屬於金門縣烈嶼鄉的一部份,抵達小金門後還需要搭船才能登島,又有「戰地秘境中的秘境」之稱,卻也因為與廈門僅有4400公尺,在兩岸軍事對峙的年代裡,這裡被譽為前線中的前線。大膽島的面積不大、地勢平緩,經過多年的整建,在2019年,終於正式在遊客眼前揭開面紗,讓人可以一探這座秘島的過往。大膽碼頭「大膽擔大擔,島孤人不孤
沙美車站
沙美車站是金門第三大公車站,位於金沙鎮沙美老街入口處的一棟七層樓高綜合行政大樓;大樓內包括金沙鎮各行政機關、鎮民代表會等,車站大廳亦有設置一座「旅遊服務中心」。台灣好行觀光公車C線自山外站發車後,會停靠於沙美車站,並導覽沙美老街,接著再駛往金沙鎮其它景點,供遊客多一種遊覽景點的選擇。 無障礙設施無障礙廁所、無障礙坡道
金城車站
「金城車站」位於金城鎮東門圓環旁的民生大樓,主體是棟八層樓高的建築,車站位於一樓,挑高的車站大廳整潔且明亮,是金門發車最密集的公車站。除了一般公車,台灣好行觀光公車的A及B線皆以金城車站為發車點,車站一角也設置了一座「旅遊服務中心」,提供遊客更多元的服務,車站2樓則為金城民防坑道入口,提供導覽解說及民防自衛隊相關展示。
南山頭四營區
西元2018年初開放參觀的南山頭四營區,是烈嶼最南端的海岸軍事據點,營區內有2座砲堡、7座地下射口碉堡、與1座指揮所,坑道也是不容錯過的一環,深達3層樓,動線與結構都是金門眾多坑道中少見的。營區內各軍事建物裡特別規劃了互動體驗,以遊戲的方式瞭解歷史,寓教於樂。吸引遊客的還有營區外蔚藍的海景,過去不時需要擔心敵人投彈或摸
寒舍花
頗具詩意的地名由來,原來是有三片花瓣,後來因為地勢險要,國軍在島上構築了碉堡,但不幸被對岸水鬼摸掉,當時國軍廢哨,便將碉堡炸毀,兩片花瓣因而散落,只剩下一片花瓣。更有著動人的風水傳說,「寒舍花」的名稱也數度被當作猜謎謎底,其謎面就叫作「貧女」,與寒舍花一詞恰好互作對應,是極具金門文化及地理觀的有趣謎題。到山后民俗文化村
雞髻頭
金門中部北側海岸有岬角,狀如雞冠,名為雞髻頭,早年為金廈航運的船渡碼頭,在雞髻頭至鶯山廟一帶的沙岸更是跑馬場。然其在戰略地理位置上,可扼守洋山灣及后江灣,亦是重要的軍防據點。因為戰爭,船舶與馬匹已不復見,剩下的是廢棄的碉堡與夕陽共同組成的美麗夕照。
塔山電廠輸油棧橋碼頭
位於金城塔山電廠附近的塔山電廠輸油棧橋碼頭,退潮時筆直輸油棧橋下方是近期網路上爆紅的打卡熱點,踏上消坡塊搭配後方的圓柱棧橋所延伸出的美景,來張網紅網美們限定的美照吧。溫馨提醒:1. 拍照時隨時留意潮汐變化並留意防滑。2️. 行前記得上網查詢金門潮汐。3. 消波塊上面有滿滿石蚵有刺!如要坐上去拍照要非常小心‼
粉紅湖
每年春至夏季,若久旱不雨,位於慈湖旁的魚塭池內的營養源高,讓紅色的「光合菌」大量繁衍,導致慈湖的池塘改變了色彩,五顏六色的池塘,有如上帝的調色盤,好想遞上一把水彩筆讓祂完成畫作,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拍照。因天氣及日照影響,水池顏色都會有所改變,建議晴天的上午前往,據說最粉的時間是10:00-14:00,顏色會最美麗喔!快來
蘭湖
蘭湖位於小徑村右側,是金門第二大水利工程「蘭林水庫」轉型而來,原為提供瓊林及中蘭一帶灌溉、飲水需要所建,於民國57年興建完成,可汲水面積達125公頃。蘭湖湖畔有石道與湖中小島相連接,小島上有一座由碧瓦白柱所建的古典精緻的蘭亭,並有九曲木橋與岸上連接,蘭湖四周景色怡人,湖光山色讓人心動,漫步湖邊或到蘭亭小憩,都是遊客享受
雙鯉湖/雙鯉溼地中心
從高處俯瞰湖面,雙鯉的形狀確如兩條環抱的雙鯉,這湖也因此得名雙鯉湖,在晴朗的日子裡,徐徐和風吹起湖面的漣漪,古厝倒影映入水面,是在金門才能看見的幽靜美景。雙鯉湖與慈湖是遊客們喜愛造訪的兩大景區,豐富的生態與成群的水鳥聚集,兩湖之間特別設立了賞鳥步道,能夠一次飽覽湖畔風光。雙鯉濕地自然中心在雙鯉濕地自然中心裡,介紹了金門
水頭聚落
水頭又名金水,位於金城鎮的西南隅,是個以黃姓為主的多姓聚落,因鄰近水頭碼口,早期即為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點。水頭在過去是相當富有的聚落,保存的閩式建築與洋樓,是全島最多、最精美。得月樓、金水國小、僑鄉文化展示館等建築,都別具特色金門。金門俗諺「有水頭富,無水頭厝」,意思是即使能像水頭村人一樣富裕,但要擁有像水頭村那樣
八達樓子
著名景點八達樓子,在烈嶼九井路與八青路交會的圓環,是一座仿城堡式的建築,高約數十丈,樓頂上塑有7位分據四方成備戰姿態,手握手榴彈或機關槍的英勇戰士雕像,這是為了紀念1933年抗日戰爭中,駐守在長城古北口死守隘口,殺敵數百人之後壯烈犧牲,成功完成任務的7位勇士而建。環繞在八達樓子四邊周的短牆上,書著斗大精神標語:「獨立作
馬山觀測所
位於金沙鎮的馬山,距對岸的角嶼僅2,100公尺,退潮時更只有1,800公尺,是金廈兩岸最靠近的據點,在過去是觀測對岸海上活動的軍事要塞,有「天下第一哨」之稱。進入觀測所大門後,會通過一段的戰備坑道,坑道內設有槍堡等軍事設施,天候佳時福建的鴻漸山清晰可見,讓過去的軍事印象重現眼前,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馬山播音站位在進入馬
水頭57地號洋樓(僑鄉文化展示館)
國家公園以得月樓旁的老洋樓重修而成,一落二櫸頭加左護龍疊樓,可欣賞中西合璧建築的房間配置與建材裝飾;以當年金門人僑居的南洋文化為主題,闡釋南洋風格的建築藝術與食衣住行等文化背景,是欣賞金門民居的重要窗口。 播映影片金門印象(15分鐘,可容納15人座位,影片由遊客自行壓按鈕播放,自由欣賞)。解說導覽每日固定解說6場次,時
得月樓
得月樓建於公元1931年,是水頭聚落黃輝煌經商致富後,委請福建內地的匠師陳南安設計建造的一座高聳建物,也是當時水頭聚落最高的建築,便以「近水樓台先得月」之意涵,取名為「得月樓」。得月樓建造時,正是金門地方治安最壞的時期,強盜登陸劫掠的事件層出不窮,而水頭聚落位在海邊,也是強盜上岸覬覦的對象,因此得月樓特意打造許多防禦工
魯王墓園
明魯王墓位於太武山西南山麓,背枕太武山、面臨雙乳峰,可眺望大陸山河,依天然形勢成三級梯狀,首先牌坊再來黃蓋亭,亭中安置千斤鼎,最後看見石塊砌築的圓形新塚。明魯王墓是在民國48年,奉蔣中正總統指示建墓,於52年舉行安葬大典,墓園四周環境清幽。民國48年8月22日,國軍在金門舊金城東炸山採石時,發現了一座古墓。並在石穴中找
沙美萬安堂
根據金門縣志記載,沙美萬安堂興建於元朝,距今有700多年歷史,是金門縣內最古老的保生大帝廟宇。保生大帝是民間信仰裡的「醫神」,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醫學不發達的年代,若是家中有人生病,民眾就會到廟裡求神問藥,相當靈驗,因此保生大帝成為金門民間信仰求福治病的重要神祇。萬安堂經過三次重建後,現址為後來遷移
金水寺
主祀神佛: 關帝聖君
慰廬
「慰廬」為明朝國子監助教洪受的故居,洪受,字鳳鳴,金門西洪人,學問淵博,早年即任州、縣學教授,所授門生登科進第者甚眾,一時望重士林,被尊稱為「大師」。民國56年8月,蔣經國到此巡視,指示將此地闢建為風景區,也將園中尚存的西洪遺跡、一落四櫸頭的閩南「慰廬」古厝予以整修。
金門酒廠
金門酒廠,全名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酒、KKL,是金門縣一家以生產、銷售高粱酒為主的公司,為金門縣政府所擁有之公營事業。金門高粱酒使用金門特產的『旱地高粱』,加上水質甘甜的寶月神泉,利用傳統古法釀造出香、醇、甘、冽的高粱酒,風味獨特享譽國際。高粱酒代表著金門的歷史焠鍊,一直是金門最著名的產品,也是最佳的伴手禮
水頭碼頭
水頭碼頭位於金門的西南方,負責大小金門的船運,2002年後,隨著兩岸開放小三通,水頭碼頭開始接手小三通服務,興建水頭碼頭旅客服務中心,成為金門目前最繁忙的客運碼頭。無障礙設施無障礙廁所、無障礙坡道、無障礙車位
羅厝媽祖公園
羅厝漁港是小金門唯一的漁港,是漁民出海作業的門戶,也是大小金門交通船和海巡隊巡邏艇的停泊港。整個港區腹地尚有兒童遊樂器材設施,活動中心大樓則做為漁會的辦公場所和小金門農漁特產中心。羅厝西湖古廟供奉的「媽祖」是漁民的守護神,矗立於古廟旁的媽祖石雕像,則成為羅厝漁港的新地標,庇佑與指引船隻的航行。羅厝媽祖公園臨近九宮碼頭,
地雷主題館
歷經戰火淬練,鐵漢堡及勇士堡曾肩負起保家衛國的使命,成為捍衛家國的重要堡壘,直到戰事平息,隨著旅遊觀光熱潮興起,小金門的軍事遺跡也成了遊客們最好奇的所在,除了堡壘的開放,更將許多地區轉化為主題館。連接著勇士堡與鐵漢堡的地下通道,便成了獨一無二的地雷主題館!除了展示不同樣式的地雷及歷史外,互動體驗模擬地雷區,得小心翼翼地
文化園區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於2010年12月25日開館,2014年1月1日成立管理單位「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位處金門東半島金沙溪畔,與太武山、金龜山前後輝映,閩式建築依山傍水,環繞湖光水色,景致宜人。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以金門學為基底出發,致力保存與展示金門歷史人文、傳統民俗,多面向呈現金門島嶼風貌及地方視野,並展現金門文化
羅寶田神父紀念園區
羅寶田神父因為征戰波及,西元1954年來到金門,從此就在金門落腳,參與了砲戰期間救治傷患的工作,也為當時醫療技術和設備落後的金門民間,貢獻他畢生的精力。位於金湖鎮太湖畔的羅神父紀念園區,正是羅神父當年為金門百姓看病施藥的「天主教堂」所在地。神父過世後由於長久荒廢乏什管理而毀壞,為了紀念羅寶田神父對金門的貢獻,在原地設立
浯江書院
並列齊放的桌椅,面對著前方的朱熹像,學子們的朗朗書聲,彷彿在耳邊響起。在喧鬧的城區,浯江書院是一個安靜的角落,讓踏入參訪的旅人們深刻感受學子們在講堂中勉勵的模樣,這裡也是後浦小鎮免費導覽中會路經的景點之一。歷史上的金門文風鼎盛,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曾在宋高宗紹興23年(西元1153年)擔任同安縣主簿,當時金門為同安轄地
金城海濱休閒公園
金城海濱休閒公園緊鄰浯江溪出海口旁,雙面臨海,可遙望烈嶼、建功嶼,園區內的植物都設有說明板,讓旅客觀賞美麗景色之餘,也能對大自然更加的認識。公園旁有一座「雄獅堡」,過去是防範敵軍自浯江溪口登陸所用,現為金門縣老人權益促進會使用,碉堡上有大砲等軍事設備,也開放民眾參觀。沿著公園堤岸賞景步道漫步,可以欣賞到浯江溪口紅樹林豐
烈嶼鄉文化館
烈嶼鄉文化館為原烈嶼鄉公所舊址,自西元2006年整修改建成文化展示館後,內部陳列許多珍貴的地方文化資產,場館並配有專人管理、解說。佔地三百多坪的烈嶼鄉文化館,是烈嶼地區重要的文化資產保存場所,館藏的物品應有盡有,從居民們的民生用品、穿著服裝、農耕器具、古厝建築擺設到戰地軍事相關物件等,能使前來參觀的遊客,透過展示物品了
后麟步槍模擬射擊館
后麟步槍模擬射擊館坐落於烈嶼鄉后頭村的后麟營區,串接烈嶼主要道路,交通十分便利,營區早期為軍方後勤補給連,後期還有醫療站進駐,該營區內有各式各樣的庫房,一踏進營區大門佇立該營區保修、運輸、醫勤、彈藥、集水站及廢品收集站牆面標誌,呈現該營區以往重要工作。2014年軍隊裁撤,營區移交金門縣政府運用,委由中科院研發購置相關步
迎賓館
迎賓館位於太武山南雄山麓,為深入花崗岩體的坑道賓館,是金門戰地政務時代最著名的外賓接待所,於1980年完工,被稱為「地下希爾頓飯店」。迎賓館共有31間房間,位於後方長320公尺的坑道內,目前保留了兩間房間的樣貌,一間為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住過,另一間則是鄧麗君於金門勞軍時多次留宿的「018」房。迎賓館一樓大廳以「戰地防禦
山外車站
山外車站座落於金湖鎮的山外村,位於金門島的東南方,是島上第二大聚落。車站位於山外與新市里的交界,是一棟四層樓的建築,它同樣也是「金門縣公共車船管理處」之所在,台灣好行觀光公車的C、D及E線則以山外車站為發車點,山外車站的馬路正對面即為計程車的排班區,對於需要轉乘的旅客來說相當方便。 無障礙設施無障礙廁所、無障礙坡道
朱子祠
金門朱子祠,立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設於浯江書院內。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通判程煜以書院狹隘,倡議興建堂廡,但因離任而未成。後由仕紳黃汝試買下,改作書院,並奉祀朱子、魁星、文昌帝君、福德正神,以及金門鄉賢許升、呂大奎、林希元、王力行、丘葵、許獬等。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書院原址被徵收為縣丞署,在西側
文臺寶塔
文臺寶塔建於明朝洪武20年(1387),是明太祖命「江夏侯」周德興在金門建的三座石塔之一,也是金門唯一沒有毀於戰火、未受砲彈損傷的明代石塔。高聳的文臺寶塔,過去也作為航海的指標,塔頂有鐫字及浮刻,面向金門城方向的塔檐下,掛著一塊長條石板,橫鐫有「奎星聳照」四字,下方浮刻有「魁星踢斗」圖象,祈求文風興盛的意境明瞭,塔下的
楊華故居
楊華乃乾嘉年間功勣彪炳的武將,曾從征林爽文,掃蕩海寇。其古厝屬三落大厝加掛左護龍的傳統閩式建築,門廳飾以三川脊,前後廳配置一條龍燕脊,細部裝飾極為精巧,門堵上團龍木雕與磚雕皆有可觀,樑柱拱斗間木作雖已褪去華麗彩繪,更見遒勁雕功。
金門縣林務所
位於金門金沙鎮的林務所,是金門地區充滿綠意的景點,相傳早期的金門是座草木繁盛之地,但因明朝鄭成功攻克金門時,為了建基礎建設,大肆砍伐島上的樹木,也因此使金門變成童山濯濯的不毛之地。而後,西元1951年時,政府為改善如此惡劣的環境,便在金門推動綠美化政策、復舊造林,歷經了多次的失敗及改良後,終於克服萬難,奠定了金門的綠化
茅山塔
金門有三古塔,其中最為醒目的當為茅山塔,茅山塔位於金門島的西南隅,鄰近水頭碼頭,登上茅山塔的觀景平台,不僅可以看到水頭聚落全貌,也能看到遠處金城市區、后豐港及海上孤島建功嶼,黃昏時還能遠望浯江溪口的夕陽美景,登此塔遠觀四方,思古幽情。文臺寶塔、倒影塔、茅山塔,三塔均為明朝江夏侯周德興於洪武年間備兵金門,審度形勢,遍立城
北風爺、風雞
大金門以風獅爺當作鎮風避邪的神獸,在小金門則是北風爺與風雞,黑臉蟒袍、神態威嚴的北風爺與白雞分立道路兩側,前方還有鄭成功到小金門所挖的國姓井一座。北風爺坐落於烈嶼西方與后宅村之間的道路旁邊,面對著北方, 為鄉民鎮風止煞。北風爺或稱北方王、風王公、將軍爺,俗稱黑面風王,為司風之神,小金門的居民苦於冬季冷冽的北風,於是立了
吳稚暉紀念公園
坐落於水頭碼頭旁,可清楚俯瞰水頭港內船舶進出,公園裡綠葉成蔭,有蔣公親題的紀念碑文與稚暉先生銅像。吳稚暉先生,字敬恆,江蘇武進人,為儒學宗師,深受國人尊敬,曾為經國先生的業師。民國42年10月30日吳稚暉病逝於台北,臨終前囑咐海葬於金門海域,同年12月1日,蔣經國先生親自護送骨灰到金門,海葬於水頭灣,並在此修建吳稚暉紀
金水國小
水頭聚落的黃氏家族相當重視教育,隨著聚落裡學生增多,原本作為講堂的家廟場地不敷使用,黃氏家族於是提議興建學校,由水頭鄉僑共同出資,於西元1932年興建金水國小。金水國小仿照傳統書院「回」字型的平面格局,也就是俗稱的番仔厝,在當時是全金門最新、最大的洋樓小學。金水國小門面精美,刻畫著象徵純潔的天使、展翅高飛的老鷹;內部使
西園鹽場
位於金沙鎮的西園鹽場帶領旅客了解將近700多年歷史的金門製鹽產業。場內圖文並茂展示金門鹽業的特殊之處,及鹽在金門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此外,園區內還有兩塊重要的碑文,分別是「清浯洲鹽場大使韓琮功德碑」及「永安橋碑」,見證了金門的鹽業發展,及西園重要的製鹽地位。西園鹽場文化館將舊建築群空間再生成為眼前模樣,仍保留過去曬
中正公園
民國65年,蔣中正總統逝世周年,金門當地軍民為永懷他「德被金門」,特別興建中正公園加以紀念。中正公園入口位於太湖南側,園區包括太湖及榕園,占地面積廣達50公頃;大門有一壯觀牌樓,牌樓中間靠著太湖湖畔,豎立著先總統 蔣公的銅像,左手拿著手杖,右手拿著軍帽揮動,流露出慈祥的笑容。公園裡松林成蔭,設有賞湖步道、兒童運動公園、
梅園
位於太武山區,由觀兵弈棋處續往上行約200公尺即抵金門的標誌—“毋忘在莒”勒石,由於聲名遠播,常是遊客們爭相合影留念的背景。勒石高十餘丈,臨崖而立,係民國41年,前台灣地區領導人蔣中正巡視金門時,以金門位居前線,身繫保家衛國重任而特別頒佈的墨寶,勒石兩側分別有休憩涼亭與梅園,梅園為懷
金沙水庫
金沙水庫為金門雁鴨科過冬的棲地之一,每年冬季有為數眾多的赤頸鴨、赤膀鴨、小水鴨、花嘴鴨等鳥類棲息於此,另有數十隻豆雁過境。
湖下一營區 (W027據點)
「湖下一營區」又稱為「W-027據點」,位於烏紗頭南山林道入口處旁,是早期兩岸攻防的重要據點。1986-1988年間,以當地花岡岩混以鋼筋水泥建造,內部坑道完全採用手工人力開鑿而成,當時日夜趕工還引來對岸夜間偵搜,建造時不僅要加強戒備,不時使用50機槍做驅離射擊,甚至還在四周佈下釘板裝置做為防護,過程相當辛苦。 戰地任
峰上巡檢司
位於金湖鎮的峰上巡檢司,是明朝時期江夏侯周德興為抵禦倭寇興建而成的防禦據點,為金門5個巡檢司城之一,目前大家看到的樣貌是西元2013年整修後的景象,因為其特殊的城門造型,成為熱門的社群打卡景點,許多人也稱它為「金門小長城」。明朝時期倭寇氾濫,時常侵犯中國沿海地區,明洪武二十年間,明太祖朱元璋便推派江夏侯周德興以兵力進駐
船型堡
「船型堡」(E-037)位於金沙后扁湖山灣海濱,堡高三層,地下有坑道連接左右側伏地堡,因碉堡外觀宛如一艘戰艦而得名,又被稱作「湖山堡」;船首朝岸上,呈現大船上岸的有趣景象,曾經支援寒舍花(E-034)和后扁(E-042)上下兩個據點,是有欺敵作用的碉堡。卸下防衛作用的船型堡,前方有多達三層的軌條砦,十分吸睛,這樣造型奇
小西門模範廁
小西門模範廁於民國6年(1917),由吳朝枰出洋經商後返鄉出資興建。吳朝枰(1854-1936),字錦章,又名光枰(於印尼、新加坡常使用此名),小西門人。清同治13年(1874)赴印尼蘇門答臘,與友人於盛產玻璃的海港阿沙漢(Tanjung Balai Asahan),合資經營商號「承順福」,從事土產貿易。後至新加經商,
黃偉墓
黃偉,字孟偉,號逸叟,別號逸所,汶水頭(今後水頭)人,生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曾任泉州府吏,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治獄以清、慎、明、恕著稱,後升至南雄知府,省徭役、明禮教、禁游女、去淫祠,因當道所荐而改知松江府,屢有治績。後因直疏無諱,不附和當道,返鄉養親講學。在黃偉的影響下,民風習俗丕變
黃宣顯六路大厝
黃宣顯生於乾隆中葉,父親官拜翰外郎,後代子孫經商南洋,亦卓然有成。黃宅屬於五開間加掛左右雙護龍閩式建築,號稱六路大宅。前後落一條龍燕脊與硬山馬背協調銜接,立面格扇飾以精巧木雕,水車堵上飾有福祿花鳥等彩繪與剪貼,在在展示鄉僑實力與光完耀袓的情懷。
吳秀才厝
位於上岐村上庫聚落的吳秀才厝,為烈嶼島上建築面積最大的古厝,建於清道光20年,由在上庫經營航運、鹽場致富的吳景山所建,形制為二進左右雙護龍的三落大合院。自吳家第五代世孫「吳煜善」於清光緒末年考中秀才後,古厝前埕便設立書齋、學堂,免費教育鄉里子弟,此舉深受鄰里的愛戴,故烈嶼鄉人均稱吳家大厝為「秀才厝」,此美名也一直沿稱至
虛江嘯臥碣群
「漢影雲根」碣位於古崗湖南側的獻台山上,是明末魯王朱以海手書刻石遺跡。魯王朱以海,字巨川,號恆山,又號常山子,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九子荒王朱檀的第十世孫,生於萬曆46年(1618),卒於永曆16年(1662),享年四十五歲。弘光元年(1645)浙江義士擁魯王監國於紹興,為了反清復明,魯王於永曆7年(1653)至16年(16
陳禎恩榮坊
位在金門陽翟會山寺右前方,是為了崇揚父(陳禎)以子(陳健)貴,皇室誥贈而興建。陳禎恩榮坊為縣定古蹟,屬花崗石建材的牌坊,西元1988年11月公告為三級古蹟。陳禎恩榮坊為四柱三間三樓沖天式石坊,主要石材是花崗石,而恩榮匾、雀替及一些裝飾則是用青斗石材。四根方形立柱上各配以雙層横向的額枋,上額枋用鼓形截面,內鑲「恩榮」匾。
瓊林一門三節坊
瓊林的一門三節坊,位在金湖鎮瓊林村外西郊的古官道上,是金門僅存的三座清代牌坊中,故事最淒絕的。這座建於道光11年(1831)石造牌坊,看似風光的榮耀象徵,背後卻是一門3位寡婦的辛酸故事。現已被列為縣定古蹟。清道光年間,瓊林人蔡仲環的妻子陳氏,29歲時夫死守寡,但她一手操持家務,辛苦地撫養幼子芳桂、尚聞、及遺腹子尚神長大
上林海灘
上林海灘為一位於金門烈嶼鄉的美麗海灘,潮間帶蘊含許多生物,如鱟、花蛤、彈塗魚等,生態相當豐富,沙灘上建有涼亭、觀景橋,視野遼闊,離廈門不遠,為眺望大陸絕佳的地點之一。
三眼井
三眼井是位於南山聚落中居民生活文化的主要場所,通常居民都會在這裡做些家務,彼此談天、交流最近的生活情形!
南山林道
南山林道沿線林蔭夾道,是金門最佳的賞鳥地點之一,漫步其中,可見南山附近之田園景致,成片的高梁田,遠近鳥聲間歌入耳,不時出沒的環頸雉與各式鳥類,如椋鳥、戴勝、白腹秧雞、金背鳩等,可以給您意外的驚喜與不一樣的體驗。
葉華成故居
葉華成故居是二落六路大厝,不但是代表性的閩南式建築,整修完成後酒史館還展出了金酒發展史、金酒與文化、金酒與生活以及釀酒、蒸煮、培麴、灌裝等主題,理應是個文化內涵豐富的場館,有助於外來遊客及本地民眾瞭解歷經軍政、民政時期乃至於今日營收百億、台灣知名的金酒文化
欽旌節牌坊
位於瓊林與中蘭間的環島北路旁的「欽旌節孝坊」,雖然牌坊的規模和名氣不如邱良功母節孝坊和一門三節坊,但因就在大馬路旁,經常是旅人遊客留影的地方。欽旌節孝坊又稱為「顏氏節孝坊」,是為了旌表瓊林人蔡仲德的妻子顏氏鳳娘而立.金門志上記載:顏氏鳳娘,賢聚人,平林蔡仲德妻,年26守節,卒年81,道光5年(1826)欽旌節孝坊的旁邊
東林海濱公園
東林海濱公園前方的金色沙灘,原本和所有金門海域沙灘一樣,佈滿地雷與軌條砦,如今兩岸緊張關係趨緩,當年這些軍事防衛設施已經拆除,東林聚落東南海濱的這片優質的金色沙灘,是遊客看海踏浪的好去處,乾淨無污染,成為小金門一大吸引力。東林海濱公園佔地3公頃,就在過了勝利門不遠的海邊,金色海灘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園內設有雕塑廣場,
環保公園低碳教育館
「環保公園低碳教育館」是金門第一座結合環境教育和低碳議題,並且以互動體驗方式呈現的展覽館。展覽館位於尚義機場大客車停車場旁,歡迎大小朋友手牽手一起來低碳教育館,用不同的角度一同低碳遊金門。館內設施:環保公園解說區:介紹環保公園過去、現在與未來,並說明金門瓷土開採歷史。環形劇場:提供四十人座,並播放以全畫面手法拍攝的環形
南石滬公園
南石滬公園有著「迷你張家界」之稱,位在金門東南角料羅村外海岸,過去是開挖地下花崗岩石的礦場,金門產的花崗岩石紋路多元且優美、硬度更勝於大理石,許多著名建物,如:中正紀念堂、桃園國際機場等建築的石材都取自這裡。花崗岩於2002年因不符經濟效益停止開採後,為配合環境保護,將礦場轉為現在的南石滬公園。踏入園區,與蓄水池邊的小
楓香林
楓香樹型優美,四季分明的特色,在適逢生長季節的春、夏時期,新綠的樹葉透著陽光,讓人身處其中感受滿滿生命力,行走其間,陣陣楓香撲鼻,心曠神怡。十一月至一月葉子開始轉黃或變紅,整個林間則透著浪漫,即使冬季無葉,樹型優美的楓香林卻有另種蕭瑟的美感。在碧山即有大片楓香林,不同時期到訪都有不同的自然感受。[資料來源:金沙鎮公所]
瓊林民防館
瓊林村是在抗戰中其中一個協助軍方作戰的村落,因此連村辦公室都是作戰指揮中心的一部份,戰爭結束後,後人抱持者紀念以及讓民眾更暸解當年戰爭留下的歷史,因而建造了瓊林戰役展示館。 展示館內有一有一個總長度1355米之地下坑道,為了提高人防工事,工作開始於1976年擴展和升級的坑道。同村的辦公室為中心的防禦,坑道延長對北部和南
勝利門
勝利門是一座白色圓拱型建築物,地點位於小金門湖下村的路口,之前是砲彈造型的八二三抗戰紀念碑,為了紀念當年在八二三砲戰國軍勇敢抗戰26萬餘發砲彈的凶猛攻擊後所取得的光榮勝戰而打造。
乳山故壘
乳山故壘與中山紀念林相連,係國家公園以舊有軍事設施整建而成;隱蔽於木麻黃林間工事中的士兵蠟像,手執各式武器,指揮所、反空降堡亦原樣呈現,並不時發出戰鬥時的聲光音效,頗有戰地的臨場感。 無障礙設施無障礙廁所、無障礙坡道、無障礙車位
北山斷崖
北山斷崖猶如一面紅色高牆矗立在古寧頭北方海岸,崖頂與風對峙的木麻黃樹林、海岸線上成排的反登陸樁,顯現其地形險峻。民國38年古寧頭大戰時,國共兩軍在此激烈對戰的慘烈畫面已成歷史,古寧頭戰史館內以巨幅的油畫憑弔著這片海灘戰場;今日這裡以奇特的貓公石地景,寧靜的沙灘、知名的石蚵田與鱟保護區等資源,展現新的觀光契機。
陳德幸洋樓
陳德幸洋樓位在人煙較稀少的碧山聚落。洋樓建在聚落入口處,特別顯眼。1926年蓋造,算是金門早期的洋樓建築,外觀上略顯頹敗,但整體仍不難看出的過去氣派。宅子正面刻有老鼠、金魚和芭蕉,前兩者有子孫滿堂之意,芭蕉則是台語音似『招』,有招子招財的含意。(圖片來源:鄭碧珍)
黃輝煌洋樓
水頭黃氏家族所蓋的洋樓中,以黃輝煌洋樓最為壯觀,因為得月樓就是隸屬於黃輝煌洋樓的一部分,洋樓正立面有小獅與天使像,其餘包括孔雀、卷草、花鳥、大象、蝴蝶與正面樑枋雙龍搶珠的剪黏等泥塑都是出於金門匠師之手。洋樓外表裝飾中,有「民國二十年」的落款字樣,表達此洋樓興建的年代外,還有最高處時鐘,指著「12點40分」,主要是告訴後
怡穀堂
怡穀堂座落於瓊林聚落內,約建於清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距今已有近有兩百年的歷史,起初作為社學,供村民一處學習場所,後為小學校址及國軍師辦公室,輾轉又成了村內農忙托兒所。不同於一般宗祠、廟宇、傳統民宅,怡穀堂以中間圍牆隔出合院式院落格局,以凹壽形式凸顯入口,屋採歇山式,脊上以泥塑夔龍裝飾,馬背成水形,流暢度極具美
泰安宮
主祀神佛: 聖侯恩主賢聚或稱顏厝,居民有顏姓及盧姓兩部分,明末任兵部尚書的盧若騰即賢聚人。泰安宮初建於明代,舊金門志記載賢聚有侍郎祠,祀故明侍郎王忠孝,並祀明遺老曾櫻、沈宸荃、許吉燝、辜朝荐、徐孚遠、郭貞一等,故亦稱七賢祠,七人皆明末流寓金門之士大夫。今之泰安宮,奉恩主聖侯為境主,並主奉廣澤尊王、保生大帝、池府、金府王
外武廟
武廟奉祀關聖帝君,而外武廟係武廟的配置,是供奉關帝爺座騎赤兔馬及部將、馬伕的廟宇,所以俗稱「馬舍宮」。後浦的武廟建於明末永曆年間,之後建外武廟於西門外,並奉祀韓王爺,是西門境之境主,為別於城市的武廟,故以外武廟相稱。廟的右側係一通衢要道,廟前廣場上新建一座戲臺,每當廟中舉行慶典謝戲演出,廣場上擠滿看戲人潮,與來來往往的
會山寺
陽翟為金門最古老的聚落之一,始祖陳達為陳政第十世孫,五代梁乾化三年(913年),王審知在閩稱王時,封陳達為承事郎,鎮守同安浯洲鹽場,陳達受命後進入浯洲,在今陽翟定居,沿用陳氏潁川郡治所在地的陽翟為地名。 會山寺始建於明代,陽翟開基早、人文盛,該寺是一座年代久遠的寺廟。本寺奉普庵佛祖和金王爺為境主,主祀關聖帝君、保
後浦武廟
武廟又稱為內武廟,係原有的關帝廟,民國成立以後,本廟也依台灣各地許多地方武廟之例,增設岳武穆神位共奉。1926年間,全台灣各地掀起破除迷信之風,廟內神像一度被毀。1949年台灣軍方進駐金門以後,本廟曾作過軍政府及戰地政務委員會的物資供應處及稅捐處的辦公場所,後於1984年由廟方收回整修,1987年加以重建而成今貌。楹聯
楊氏明馨祖祠暨楊清廉紀念館
為2011年所建,館內有一介紹文字碑,內容為:「先嚴 楊清廉(1902-1968年)君,祖籍金寧鄉美東堡。幼受業私塾,及長,為展鴻圖厥志,毅然揮別浯島故園,隻身遠渡南國。初履異邦,人情生疏,居處荒漠,然凜守「四知」祖訓、清白傳家風尚,衷抱誠明之正性,立根中庸之至德,乃能排除萬難,漸入佳境。旋與先慈 黃金切女士於僑居地共
金東電影院
金東電影院位於金沙鎮陽翟,1960年台北市議會議長張祥傳先生,為了慰勞金門前線軍官,捐款興建戲院,提供軍人休憩的場所,當年的電影院為場場座無虛席的盛況,一旁的陽翟街區順勢發展成繁榮的商店街,有理髮廳、撞球室、澡堂,如今的陽翟老街經過整建,還留有一些當時的店舖,鐵製招牌鏽跡斑駁,牆上印有手寫油墨店名,而金東電影院則仍然充
後浦16藝文特區
位在陳氏宗祠旁的十六間店屋,為金門陳氏宗親會的公有財產,在陳氏宗親的支持下,以修復的方式保存建築原貌並活化利用,邀請新興文創店家進駐,為後浦城區注入文化軟實力。踏入後浦16藝文特區,一間又一間極具特色的店家,各自發展出令人驚豔的文創商品,例如「捲毛力卡」,將金門洋樓可見的花磚,透過描繪與重新配色,轉化成實用的生活小物,
燕南書院
燕南書院是宋朝學者朱熹在金門的講學處,也是金門最早的文教聖地,此舉亦帶動了當地的文學風氣,讓金門在明、清兩代時產生了不少進士。明朝末期時,燕南書院則改為太文巖寺,主要奉祀黑面清水祖師爺,並和太武山海印寺、田浦城隍廟、金城南門香蓮廟、庵前恩主公廟,合稱金門五大名廟。燕南書院內部為「回」字型的設計,正殿供奉黑面清水祖師爺,
麒麟山森林公園
麒麟山森林公園位於烈嶼鄉中北部,標高119公尺,為烈嶼鄉全島地勢最高的地方,早期因應戰事不斷,為備戰及軍事訓練之需,於民國47年整建麒麟山靶場,民國98年麒麟山靶場停止使用,轉而朝向觀光休閒使用。麒麟山森林公園的景觀視野極佳,可俯瞰金門大橋、大、小金門金烈水道海域,天氣晴朗時可遠眺廈門沿岸高樓大廈及大、二膽離島等風景,
蔡厝古道
蔡厝古道,位於太武山北麓,由蔡厝村後登山口上山,是一條歷史悠久的登山路徑,步道由天然岩石鋪成的階梯狀,由於石階眾多,當地人又稱「百二階」。早期蔡厝古道是沙美通往山外的捷徑,金門先人挑著鹽巴和豆腐,越過山頂,運往另一頭的山外販賣,形成這條不折不扣的鹽道、豆腐古道,古道上的浯洲場築寨砌路記事碑,簡稱元碑,更證明金門曾為鹽場
成功坑道/成功海灘
由花崗岩盤鑿而成的成功坑道,位在熱門景點陳景蘭洋樓前方,結合了海岸坑道民防坑道兩項功能而成,相較於金門其他坑道,成功坑道的規模較小,但指揮所、戰防砲陣地、高砲陣地、機槍堡、寢室、廚房一應俱全,在戰時發揮很大的功用。目前有設置許多人像,模擬過去防禦的畫面,戰車碉堡停放一M-41戰車供近距離接觸。總長560公尺的坑道以中興
後浦小鎮商圈
玩樂攻略-可規劃半日慢慢散步在後浦小鎮。-模範街可以購買金門伴手禮。-知名美食店家假日人潮多,需多預留時間。金城在過去又稱為後浦,從古至今金門最熱鬧的城鎮非金城鎮莫屬,除了歷史古蹟外,許多大型建設及店家都選擇在鄰近交通要道的金城鎮落腳,更是當前的政治與經濟中心,而金城最精華的區域,其實用步行、慢慢體會最能夠走透透!清金
高洞坑道
據點名稱E-092防空營20機砲二連,入口處旁還可以看到以前停戰車的位置,神秘的坑道口已經雜草重生,為了這次活動有特別整理一番!比較好找到它~~偉大的坑道顯得我們是如此渺小,這裡很涼爽又超適合拍個剪影美照,盡情來擺各種姿勢留影吧!
陳詩吟洋樓
陳詩吟洋樓為清朝末年(1903)金門高坑人陳詩吟前往新加坡、印尼經商致富,於民國21年(1932)間,斥資30,000銀元建屋。於95年被列為縣定古蹟。整體建築為出龜洋樓,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平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亦有後落的配置,規模宏大。洋裝飾精緻,有南洋風十足的窗楣百葉窗,正面山頭有雙龍拱仙女、柱頭、簷飾帶
海印寺
宋朝時期建造的海印寺,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因為處於太武山頂坳處,古稱作太武巖寺。太武山的山形從遠處觀看,像極仰臥的隱士,民間形容太武山有如「仙人偃地」,賦有靈氣之地,而建於其上的海印寺更是香火鼎盛,每迎正月初九「天公生」,金門居民皆會扶老攜幼上山至海印寺拜拜,亦是金門宗教的節慶活動。寺旁左右有鐘鼓樓名為龍樓、鳳閣,寺
豐蓮山牧馬侯祠
為供奉“開浯恩主”陳淵的三落古制廟宇,現貌為清道光年間重建,列為縣定古蹟。相傳陳淵經常顯靈退倭,保護鄉人,朝廷因此下令建造廣達七進的廟宇,賜廟額“孚濟”,追封為“福佑聖侯”,此即牧馬侯祠的由來。廟內現存有孚濟古匾及清時古碑,此外,廟兩旁龍虎壁及屋脊
睿友學校
睿友學校建於1934年,為赴新加坡發展的陳睿友先生發跡後,委託同宗陳德幸先生在碧山故里興建睿友學校,校園佔地20公畝,招募周邊聚落子弟免費就學,造福鄉梓。學校建物正面仿西洋巴洛克建築形式,高大比例的山頭,十分華麗。山頭上有國旗及國民黨旗、印度警察及樂儀隊、花草及鶴的泥塑主題,充滿巧思。現為碧山東店社區營造協會經營,規劃
貴山海灘
貴山原名龜山,位於烈嶼陵水湖西側,並突出於南端海岸,L19據點至今仍默默的守候在貴山上。其沿海一帶,有著一片漂亮的海灘,並有一沙洲延伸出海,並與往陸地回灣的沙嘴,形成了一個沙洲潟湖,潮間帶上有豐富且多樣的生物及生態。
溪邊海水浴場
溪邊海水浴場位於金湖鎮溪邊村的東側,彎月形的白色沙灘, 環抱著一望無際的藍色大海,沙灘上的沙不受污染,沙質綿密、乾淨無暇且細緻,踏上去腳底足感超級棒!沙灘上有許多整齊排列的小沙球,這些是螃蟹製造出來的喔!有這麼多螃蟹在溪邊沙灘上生活,可見這裡真的非常乾淨呢。
國姓井
國姓井位於下田村,三百多年前,鄭成功率兵登陸小金門,來到下田一帶,兵困馬疲,而且找不到飲水,國姓爺鄭成功乃揮刀指地,命士兵循劍指處鑿井,不久果真湧出甘冽的清泉,經年不竭,鄉民尊稱為「國姓井」。目前井裡仍有清泉,歡迎遊客汲水使用。
復國墩觀景台
復國墩聚落則位處金門島最東端,路經傳統古厝聚落後可抵達邊,可看到一些還保留著的軍事工事。這裡沿海為岩岸地形,花崗岩體隆起形成陡峭的斜坡,居高臨下的位置,特別適合設置崗哨。為了防禦敵軍登陸,岩坡上可見遍值葉緣具有鋸齒的龍舌蘭,還有破碎的玻璃酒瓶以混凝土固定在岩石上,形成一整片銳利的「刀坡」。復國墩原名蚵殼墩,意指由蚵殼堆
擎天山莊公園
擎天山莊公園位於成功村與尚義村的聯絡路口之間。
鄭成功觀兵奕棋處
由玉章路牌樓往上行約1.3公里可抵鄭成功觀兵奕棋處,此乃明末鄭成功與幕僚們戰時觀兵運籌、閒來弈棋遣興的地方。該處有一天然岩洞,洞內原有刻上棋盤的古桌椅,但皆已傾毀,現在所見是後來台灣軍方重修。洞旁平台居高望遠,對岸的大陸風光一一可指,金門島西部一帶的外廓及縱橫阡陌也歷歷在目,延平郡王觀兵於此,的確慧眼獨具。
頑石點頭勒石群
太武池距海印寺700公尺,為一人工水庫,四周峭壁陡立、樹林環繞,景致秀麗;距池不遠處,可見「頑石點頭」、「其介如石」等勒石群,此處的東向視野十分開闊,為賞日出極佳地點,「太武觀日」美名因此而來。
太湖遊憩區
太湖遊憩區包含太湖、中正紀念林、榕園、俞大維先生紀念館、八二三戰史館等,佔地約45公頃。原名「黃龍水庫」的太湖,為金門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供應金湖地區的民生用水及農民灌溉水源,廣闊的湖面氣勢雄偉,隨風而起的漣漪總是那麼吸引過往行人的目光,湖中有三座島,棲息著許多鳥類,周邊也是可愛水獺的出沒地。清晨的太湖,在薄霧之中如夢如
陵水湖
陵水湖為烈嶼最大的淡水湖,是由人力開鑿而成,湖畔孕育了豐富的水草資源,因此常有鳥類棲息於此,如:雁鴨、白冠水雞、鸕鶿等冬候鳥,為小金門生態最豐富的湖泊溼地。夏天時,常態便能看見不少的鳥類棲息,綠意遍佈、柳樹搖曳,搭配壯闊的湖泊景致,令人感到心曠神怡;冬天的陵水湖更是賞鳥的重要據點,每年11月至隔年1月期間,是候鳥過境金
莒光湖
說到金門,大家都會想到莒光樓,位於金城鎮南門里,莒光樓附近有個湖,因鄰近莒光樓故稱為莒光湖。莒光湖畔種了一排木棉樹,每當夕陽西照,更增添莒光湖的萬種風情。
毋忘在莒
沿著玉章路上太武山於近海印寺之處,就可以抵達由蔣中正總統親頒題字的「毋忘在莒」勒石,用這四個字來激勵戰地軍民,期勉效法戰國時代齊國田單以寡敵眾的精神,努力開創生機。臨崖而立的石刻,高有數十丈,為金門最著名的地標之一,現在成為遊客們爭相合影之處。太武山雖然僅有海拔253公尺,卻有許多條難易度不同的登山健行步道供遊人選擇,
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碑
從九宮碼頭出發,翻過斜坡,在不遠處的前方會出現一道長虹狀的大門,橫跨在進入湖下村落的路口,叫做勝利門,門前的圓型臺座上,豎立著一顆綠白顏色的巨型砲彈,砲彈上有 「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碑」的金色字樣,圓形的臺座上,還有一幅青天白日的圖案,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堡壘。1958年,「八二三砲戰」一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了攻下大
俞大維先生紀念館
俞大維紀念館,外觀以典雅的灰磚搭配綠瓦建造而成,搭配屋外綠蔭的美景,相當優雅怡然。走入館內,迎面而來的便是俞大維先生的半身雕像,「經文緯武奇男子,特立獨行大丈夫」對聯將其性格清楚描述,是位「文武雙全」的人才。俞大維先生於八二三砲戰期間,不僅有條理地整頓軍隊,更親上火線與官兵弟兄同戰,在世時便相當受眾人景仰;館內除了細數
湖下三間樓仔
1945年湖下排仔路的金和發公司經營油坊與商船運輸,由楊鴻禮、楊清淹與楊英舉三人共同經營,往來福建漳州、石碼之間的貨運,再由大陸運竹器與木頭回金門販售,致富後興建連三棟洋樓,各分一間。
薛永南兄弟大樓
此洋樓為清光緒年間薛永南兄弟赴菲經商致富所建,每層一廳四房的傳統格局、連續拱型柱,乃至於作為守衛瞭望之用的更樓,在在透露著古意;若是登上2樓,則可在外廊上欣賞以宗祠為中心的珠山聚落。
黃卓彬洋樓
建於1920年代,為黃卓彬自新加坡寄錢回鄉興建,完工後供居住使用,八二三戰役前國民黨軍亦曾入駐,1999年後出借給歐陽少華一家。建築平面格局為兩層樓五腳基洋樓加前迴向,本體牆身材料為五腳基洋樓,側、背面下緣花崗石,上緣3塊掏紅磚,屋身構造為下緣斗砌磚牆,上緣抹灰,採硬山擱檁。
護國寺
簡介:今日的新市里,原本是一片沙地,民國三十八年以後金門大量駐軍。民國四十三年,在軍方主導下建成今日的新市街道,鼓勵百姓進住經商,由於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發生,許多原居於金門北海岸鄉村的百姓大量遷入,新市的市街才快速繁榮起來。「有宮有祖厝才成鄉里」,新社區既已形成,寺廟就隨著興建。護國寺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於民國六十六年
北極殿
浯坑或名吳坑,北臨海灣,往日是一個濱海的聚落,村旁就有鹽田,近百年來,由於泥砂淤積,進水漸少,鹽場早廢。民國六十五年田墩海堤築成以後,海岸已在一公里之外。村內的北極殿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奉玄天上帝為境主,右龕主奉觀世音菩薩,左龕奉恩主公與恩主娘,與官澳龍鳳宮有聯鄉之誼。
靈濟古寺(觀音亭)
靈濟古寺原名觀音亭,相傳肇創於唐代牧馬墾拓時期,係金門第一古剎,宋景炎二年修葺,後毀於元代,明永樂、萬曆、天啟數次擴增。清道光四年(1824年)12月間,廛舍失火延及寺亭,佛殿內忽湧靈泉引灌,寺乃無恙,後由地方人士倡議重修,於是改名靈濟古寺,以記這段「靈泉普濟」之事。民國五十三年,釋惟德主持鳩資修建,二樓增建鐘鼓樓而成
順濟宮
順濟宮主祀媽祖(聖祖媽、大媽、二媽)、觀音、三太子、千里眼及順風耳,由水仙王公及註生娘娘陪祀。
寶月庵
寶月庵,又名南庵,建於明代,原建於虛江嘯臥石刻群及文臺寶塔旁,即今日金門酒廠的圍牆內,寺內供奉觀音及羅漢像。庵前有一座寶月泉,泉質優良。民國42年,金門酒廠成立,為取得釀酒水源,將寶月庵拆除,之後釀出的酒即著名的金門高粱酒。
李光前將軍廟
至李光前將軍廟祈求軍旅生活順利,是許多曾於金門從軍弟兄走過的行程之一!後人為了紀念在古寧頭戰役中奮勇殺敵、壯烈犧牲的李光前團長,建立了祭祀廟宇。李光前是湖南省平江縣人,西元1949年,古寧頭戰役情勢緊張,在台灣軍方身處劣勢之際,李光前仍率領部隊奮勇殺敵,不幸壯烈犧牲。古寧頭戰役結束後,當地鄉民感念官兵英勇護國護民,訂立
模範街
模範街原是明朝末年,鄭成功於後浦練兵的內校場,西元1924年由金門縣商會集資興建,計分橫街和直街兩部分,都用紅磚拱廊建造。根據南洋引進的「五腳基」型式,街道兩旁都是二進店屋,第一進為洋樓,第二進為閩式建築,外觀整齊、古典雅致,兼具民國初年中國式建築及洋樓的美感,格局排列非常整齊,單拱拱圈更是優美的線條,極富建築藝術之美
瓊林戰鬥坑道
全長1,355公尺的瓊林戰鬥坑道,是金門規模最大的民防坑道,錯綜複雜的坑道密佈於瓊林村的地底下,共有12個出入口,連接著村中的重要建築物,也可通往村外的機槍堡射口,入口就位於瓊林村辦公室的正下方。瓊林戰鬥坑道是兩岸對峙時期的村落戰鬥防禦設施,於西元1976年完成。坑道內設有指揮所、機槍射口、水井等,就是為了長期戰鬥作準
九宮坑道
小金門最著名九宮坑道,與大金門的翟山坑道同樣是戰時為確保軍事運補作業的安全,採取的地下化作戰設施,坑道主體皆為堅硬的花崗岩。在戰時以簡易設備及人力開鑿的九宮坑道,完工於西元1965年,是一座雙丁字型的水道,總長約750公尺,主坑道寬約12公尺,高度約7公尺,從九宮碼頭為起點穿透山體,一路延伸到羅厝漁港。寬廣、機關縝密的
擎天廳
擎天廳位於於太武山腹,長60公尺、寬18公尺、高11公尺,是可容納上千人的寬敞大廳,當時是在山壁上鑿洞,埋入炸藥,然後以人工開挖而成,壁上可見開鑿痕跡與岩石紋理,壯觀景色渾然天成。擎天廳與其他坑道相連,曾做為醫護收容所,也是作戰中樞。戰時金門幾乎將所有防禦設施、作戰據點地下化,再以地下坑道連結,配合軍事需求創造出各種空
北山播音牆
「親愛的大陸同胞你們好,我是鄧麗君......」鄧麗君那清脆的嗓音從巨大的播音器裡傳出,位於北山斷崖上的北山播音牆,與馬山觀測所的馬山播音站,同為金門戰地時期用來喊話打「心理戰」的前線,用國語、閩南語廣播新聞、宣傳、評論、招降等訊息。心理戰所使用的播音設備也是戰時首要的攻擊目標,因此高聳的北山播音牆也是掩護播音站的防禦
同安渡頭
金門四面環海,商業貿易興盛,過去是金門通往漳州、廈門的主要碼頭。同安渡船頭擁有遼闊的視野與一望無際的海洋,碼頭外美麗絕倫的風景,彷彿站在即將出海的船上,人來人往的港口向來有許多故事,漂泊的旅人,經商的過客,期盼親人回鄉的婦人,港口的興盛與沒落,這些從未被歷史記載的回憶在碼頭夕陽照映下,等待著遊客來此感受。
陽翟老街
位於金沙鎮的陽翟老街,過去為金東師駐紮的軍事重鎮,亦是當時軍人娛樂消費的去處。在當年繁榮的商店街上,有電影院、撞球室、澡堂、理髮廳等,但隨著軍隊撤軍,陽翟老街逐漸沒落。陽翟老街後來因電影《軍中樂園》在此拍攝,復刻金門60年代歷史場景,融合了在地人文與戰地元素,完成這一幕「軍民一家」的歷史記憶,該部電影也榮獲釜山國際電影
歐陽鐘遠洋樓
於歐厝聚落中的洋樓,不只美麗,也是金門第一幢的洋樓。創建人歐陽鐘遠當時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經商,賺了大錢後便寄回金門家鄉興建此樓。於1918年建成的豪華洋樓,在當時被讚為『歐厝大樓』,同時也被認為是促成海外經商的僑胞回鄉建造洋樓風氣的推手。
金門大學
金門大學前身是1997年國立高雄科學技術學院附設專科部金門分部。校本部位於金門縣金寧鄉,佔地約14公頃,目前共有4個學院、17個學系、12個研究所碩士班、2個碩士在職專班。招收學制設有四年制大學部、進修部、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等。 無障礙設施無障礙廁所、無障礙坡道、無障礙車位
金門尚義機場
金門機場位於金門中央南端,距離金城、山外兩大城市約各6公里,因座落金湖鎮尚義里,又稱「尚義機場」。目前金門機場共有立榮及華信2家航空公司,飛航臺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及馬公等6條航線,每日起降架次近90架,近年平均載客量已突破230餘萬人次,對金門地區觀光發展及交通運輸貢獻良多。此外,金門機場亦是小三通往返廈門及泉
歐厝聚落
列為金門傳統聚落之一,歐厝聚落同樣保留下閩南傳統建築群,卻有著更樸實的面貌,以「庫池」為分界,將聚落大致分為上下社,上社以宗祠與二落大厝群為主,下社則屬一落四櫸頭的古厝居多,展現「梳式佈局」的特徵,以達到調節氣溫的目的。(金門國家公園 製圖) 來到歐厝聚落的遊人,多是為了體會金門的常民生活,除了歐陽家廟、順天商店,這裡
鶯山廟
俗稱「六甲西宮」的鶯山廟,位於呂厝海邊, 背倚鶯山似起飛之鶯,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為金門的古名寺之一。為劉澳、浦邊、呂厝、后宅、長福里、洋山等六地的共同信仰中心。廟前最顯眼的莫過於石將軍,傳說中是為了與后沙風獅爺抗衡而設立的,最後則是收服風獅爺,共同守衛村落。仔細觀看他的盔帽,上面可是一尊小石獅,傳說中就是后沙風獅爺呢!
天摩山
位於青嶼北方的天摩山,海拔高度約63公尺,為金門東北角的制高點,更是早期的國軍觀測所。這個由軍事據點轉變而來的天摩山步道,已開放一般民眾遊賞,登頂後,視野開闊,金門東北角的美景盡收眼底,可俯瞰馬山、后嶼及草嶼附近的海域及遠眺對岸大嶝及小嶝一帶。
獅山海灘
這處秘境位於金沙的獅山海灘,雖然是沙岸,但獅山的岩壁也靠岸,因此有幾塊崩落的巨石躺在沙灘上,其中一塊巨石擁有特殊的形狀與色彩,有人說像變形金剛,更有人說像頭獅子,很值得到此與巨石合影喔。
邱良功墓園
邱良功墓園為前清誥封三等男爵邱良功之墓塚,座落於今日金門縣金湖鎮小徑村,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漢影雲根碣
位於古崗湖南側的獻台山上,為明魯王手書刻石遺跡之一,監國魯王為了反清復明,曾駐留金門島上逾10年,這方刻於明永曆6~8年(1652~1654)的勒石正表現他的慨然之氣,已列為縣定古蹟。今日所見漢影雲根碣共有正反字跡兩塊,傳說真跡碣本原立於斜坡上,而後崩落,字跡也因而倒置;後人便另找形似的崖石予以仿拓,因此形成正反字跡的
榮湖
係截取金沙溪水而成的人工湖,建於民國61年,為金門五大湖之一。湖畔遍植防風林,並錯落著小亭、拱橋,其中以紀念哲學大師方東美所建的東美亭及橫跨湖心的虎嘯橋,最為醒目。南岸後水頭有座著名的風獅爺,大眼闊嘴的造形,頗具拙趣。
慈湖
如果請問金門人欣賞落日的好去處,慈湖絕對能榮登在地首選!慈湖位在金寧鄉,1969年為了戰略考量而興建的慈堤,隔在堤外的是海域,在堤防內的部份就是現在的慈湖了,後來再增建了觀景平台,讓慈湖美景更能受到外來遊客的歡迎。傍晚時分,橘紅色的夕陽從天邊緩緩落下,彩霞映著對岸廈門的遠景,也揮灑在過去反登陸的「軌條砦」上,形成一幕慈
古崗湖風景區
古崗湖風景區位於金城鎮的西南隅,古崗湖是金門目前所剩唯一的一座天然湖泊,四周有梁山、紅山、大帽山以綠意環抱,湖畔低垂的楊柳隨風擺盪,在台灣島上看不到的「戴勝」鳥經常在草坪上覓食,四周也是各種水鳥聚集的地方。古崗湖優美的景緻可讓人心情沉澱,不僅適合讓孩子在草地跑跳,也可在午後漫步、探訪古崗樓,都是很好的旅遊體驗。古崗樓古
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
1958年8月23日,震驚世界的「823砲戰」展開了。當日下午六時三十分,中國人民解放軍集中各型火砲342門,向金門地區作地毯式濫射,頓時彈如雨下,塵土飛揚,兩個小時內連續發射了57,500餘發砲彈。823砲戰之後二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又發動較小規模的「六一七」、「六一九」砲戰,爾後採「單打雙不打」方式陸續發砲,直到19
金門縣陶瓷廠
位於環島南路旁的金門縣陶瓷廠,成立於西元1963年,是台灣目前唯一的官窯,取高級瓷土為原料,加上藝師彩繪的功夫,造就出金門陶瓷的典範。金門縣陶瓷廠產製的瓷器主要用來盛裝遠近馳名的金門高粱酒,是國內外愛酒人士爭相收藏的精品,又引進多項技法,其中以繪有花鳥山水的青瓷及作工繁複的素色釉令人驚艷;廠中設有陶瓷博物館展出各式陶瓷
慈湖三角堡
慈湖三角堡位在慈湖海岸區域內,碉堡四周挖掘了壕溝作為防護,海灘邊使用鐵絲網圍成雷區,在戰時可防止敵人更進一步。三角堡具有堅固的造型和迷彩外觀,堡裡是駐軍住宿和執行任務的生活區。在三個角上均設有瞭望哨與射口,堡上也設有哨站,是一座堅固的堡壘。隨著兩岸戰事逐漸平息,三角堡便轉而成為觀光旅遊與自然生態保育的文化地景。春末夏初
勇士堡
烈嶼三堡之一的勇士堡,占地面積廣闊,進出碉堡需要經過一座小橋,穿越三公尺深的壕溝與緩長的斜坡,在偽裝網之後就是寫著勇士堡字樣的大門,重重關卡足顯當時烈嶼處於最前線的緊繃氛圍。勇士堡共分為上下2層,上層主要為砲堡、中山室與寢室;地下部分則有8座機槍堡、4座彈藥庫、消防水池,最特別的是有一座戰車堡。堡內還有綿延數百公尺的地
鐵漢堡
鐵漢堡佔地約4,500平方公尺,外牆為仿城牆,高約5公尺,把堡壘與外界完全阻隔,一進入鐵漢堡景區,便會先與一部M42防砲車打照面,高挑的城牆阻隔了碉堡內的景象,大門上鑲著「鐵漢堡」紅字,堡壘體驗就從此開始。鐵漢堡主要分為上、下兩層,地上有砲堡、中山室、彈藥庫,而地下有5座機槍堡、2間寢室、2間彈藥庫、1座五七戰防砲跟消
後浦陳氏祠堂
陳氏家族在金門散居各地,為金門第ㄧ大姓,人丁興旺,有「十三陳」之稱,後埔的陳氏大宗祠潁川堂,為金門「十三陳」的總祠,燈號「太子太傅」。潁川堂於清光緒26年(1900)倡議興建,始建於清光緒30年(1904),民國63年重新整修,民國86年在宗祠前的入口處,由陳重光出資建造一座四柱三開間石雕牌坊,石材及雕工均取自大陸,紋
雙鯉古地關帝廟
古寧頭又名古龍頭或佳里頭,包括南山、北山和林厝,昔有一灣海水蜿蜒於南、北山之間,形勢宛如反向頭尾互咬的一對鯉魚,故名曰雙鯉湖,湖與海之間有浮出水面之小沙洲,宛如出水蓮花,勘輿家謂其如雙鯉迎珠,故在此建廟曰「雙鯉古地」,奉關帝爺為境主,陪祀關平周倉,是古寧頭南、北山和林厝所共奉之神明。廟始建於清乾隆十三年,民國十六年曾重
迴向殿
迴向殿位在金門城北門外明遺老街街尾,門朝街上,因為是北門外的寺廟,其供奉之神是北嶽大帝,並主奉北極玄天上帝、王公王娘、池王爺和吳王爺,也陪祀四尊軍將爺。
古地城隍廟
主祀神佛: 城隍爺城隍在古代是指城和護城河,河有水是「池」,無水是「隍」,所以城隍也就是指城郭溝池之意,意謂保護城池之神明。在萬物都有靈的觀念中,地表上高凸的城和低窪的隍,具有防衛功能,也維繫著全城百姓的安危,人們對城池進行崇拜,也是理所當然的行為。明代設守禦千戶所於金門城,既有城且有眾多居民,自然也建有守城護隍的城隍
金門基督教會
西元1922年,歐陽候牧師因舊教堂不敷使用,遂發動興建新教堂之舉,教堂為西元1924年創建當時購買清代舊縣丞署原址的部份土地,興建會所及附設培德小學及幼稚園,乃於1924年落成。1934年六月黃衛民牧師,至南洋勸募,鳩工備材,興建了牧師樓。清末五口通商後,西方傳教士來到廈門與金門,惟初期與舊俗未和,信眾不多。光緒廿二年
北嶽廟
北嶽廟位在金門東北角的五虎山麓,據傳始建於南宋,明嘉靖年間,倭寇上岸,毀山西民寨,北嶽廟位在其中,也遭波及,後經修復,又於清末時期被強風摧毀。民國六十八年,在山西鄉民及旅外鄉僑支助下倡議重建,七十三年竣工而成今貌,廟內供奉北嶽王公王娘及刑王爺。在本島寺廟規模中,北嶽廟的主體規模堪稱屬於較大型者。楹聯:大門聯:嶽鎮朔方九
獅山砲陣地
獅山砲陣地位在山后民俗文化村後面的獅山,是現存唯一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又名為震東坑道,取「威震金東」的意涵。坑道全長508公尺,平均高度達4.6公尺、寬3.6公尺,相當寬敞。坑道於2011年轉化觀光使用,開放參觀內部戰備室、庫房、砲彈室、砲堡,牆面上刻有精神喊話與軍訓標語,保存了完整的陣地設施,尤其是823砲戰期間立下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成立於西元1952年,主要的任務包括蔬菜、瓜果、觀賞植物、良種繁殖等試驗研究。西元1997年,轉型朝向自然生態及教育園區規劃,創造農業多目標經營,導入觀光遊憩活動,提供教學及生態環境改善。近年來,金門縣農業試驗所以結合生產、生活、生態及生命永續為目標,積極活化閒置空間,將頹廢的保育室打造成樂活農業體驗館
建功嶼
建功嶼位於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面積約500平方公尺,又名董嶼、珠嶼、鰲嶼,是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建功砥柱」因此得名。潮退時,除了可以看見潮間帶豐富的生物外,還能沿著石板道登上建功嶼,因此又被稱作金門版的摩西分海。島上豎立的鄭成功石像望著的方向,是廈門鼓浪嶼上另一尊鄭成功石像,與石板道兩側
沙美老街(沙美摩洛哥)
沙美摩洛哥沙美摩洛哥是位於沙美老街的頹屋,走進沙黃色的頹屋建築彷彿置身在中東沙漠之中,大家來到這都說像是到了中東國家摩洛哥,充滿神祕異國風情,每個角度拍出來都超有fu,是年輕人們必訪的熱門打卡點!沙美老街沙美老街是金門最早形成的市街之一,舊稱八卦街,這裡曾是金門最熱鬧的地方,為當時駐島軍人採買生活用品、看電影的去處;如
金門植物園
太武山腳下的金門植物園,前身是專門培育景觀苗木的太武苗圃,在金門縣政府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下,歷時5年,收集了兩百多種華南植物及金門原生植物,規劃有:「各類植物種源栽植區」、「溪流生態區」、「碉堡展示」、「濕地生態與水生植物展示區」、「眺望觀景區」、「天然生態區」,與園區內三十多座碉堡,成為結合自然、教育和戰地特色的
尚義環保公園
風獅爺是金門的代表聖獸,搭飛機到金門,第一眼就會看到一尊很大的風獅爺立在高地上,那就是金門縣環保公園的所在地。環保公園原是廢棄磁土礦區, 84年爭取環保署補助復育為環保公園,全區佔地廣達23.92公頃,園區裡包括:解說中心、島湖64尊風獅爺區、大型風獅爺及景觀植栽等。94年環保局搬遷進駐,經過大家的努,讓環保公園綠意盎
延平郡王祠
金門延平郡王祠,是一座仿古宮殿建築,全祠建築面積達300平方公尺,位於金城西南郊。明末清初,延平郡王鄭成功將金門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此地視野遼闊,為當年鄭成功海上觀兵之處,面對郡王故鄉南安,象徵毋忘大陸的精神。其興建緣由為西元1967年當時的國防部長蔣經國先生巡視金門時所提議。隔年確定興建延平郡王祠址於夏墅村後高崗,並
紅土溝三營區L-36據點
L-36據點位於烈嶼鄉西北角的環島自行車道上,因位於紅土海岸的凹陷處,所以又名「紅土溝三營區」,營區裡佈置了很多等身的士兵雕像,有出操上課士兵、也有拉單槓、臥姿練習射擊的阿兵哥,碉堡上方還有一隻守衛的狗,可以讓遊客和他們拍出趣味的照片。此外,在這裡大家也可以能遠眺廈門及獅嶼的景色,據點旁還有佈滿軌條砦的貓公石海灘,是民
沙溪堡
沙溪堡位於青岐村外的岬角上,主要是由花崗片麻岩及花崗岩混合而成,從南山頭角度觀看,像極了鳥嘴,所以又稱為「鳳嘴」。沙溪堡位置特殊,可眺望大膽、二膽、檳榔嶼及廈門,軍事上更肩負重要責任,如同大小金門各個軍事據點,營區裡碉堡、彈藥庫、坑道一應俱全,隨著駐軍的裁撤,經過營區活化、重新整建後。在屬於台灣最西方的這裡,設置了觀景
雙口海濱公園
雙口海岸距離廈門僅約6公里,是金門距離廈門島最近的海灘,也是昔日雙口村民橫渡廈門之渡船處。西元1949年後成為第一線海防重地,為防止敵軍攻打,在村莊周圍挖了環村的戰鬥「壕溝」,並在潮汐線上設置「軌條砦」,綿延數公里,頗為壯觀。雙口海濱因為視界開闊,是觀看夕陽的好地方,亦是觀賞廈門夜景的好去處,又因海灘平坦遼闊,每年皆會
金門縣畜產試驗所
金門縣畜產試驗所於西元1958年成立,原為金門縣牧馬場,1979年更名為金門縣畜牧場,1985年再改制為金門縣畜產試驗所,致力於地區畜牧產業發展與「青草地」鮮乳的生產販售,2011年起引進澳洲布拉安格斯種牛,進行育種管理與推廣業務,並持續進行地區「金門酒糟牛肉」推廣業務。園區現有可愛動物園區、資料館、農民教室、觀賞馬廄
L18據點
位在烈嶼鄉西南側的L18據點,於西元1987年由當時158師駐軍建置並於隔年完工,建築參考越戰後美軍常用之新穎形式來建造,但其實靈感是來自科學小飛俠裡的鳳凰號。 因L-18位於貴山營區及沙溪堡營區間,在兩岸對峙時期,為烈嶼島上購置火網的重要點位,因此營區內整體的火力比一般海防據點更為強大,在主體碉堡的部分軍方共設置了1
馬山三角堡
位於金沙鎮的馬山三角堡又名「無敵堡」,與廈門角嶼距離僅約2公里遠,故為金門東北角相當重要的防禦據點。馬山三角堡自西元2012年整修完成,三角堡外觀漆上可愛的乳牛花紋配色,吸引許多遊客前往拍照,成為社群打卡熱點;當然也別錯過堡壘上方設置的趣味小迷宮,相當受大小朋友的歡迎。此外,馬山三角堡也是情人約會的好去處,展望絕佳的觀
碧山聚落
位在金門東海岸附近的碧山聚落,雖然沒有被納入金門國家公園的範圍內,但交融著不同文化的豐富地景,讓碧山聚落一再迎來遊客的參訪。2002年,在《碧山的呼喚》主題歷史建築活動中,出現了「碧山八景」一詞,包括著名的陳清吉洋樓、陳德幸洋樓、睿友學校、百年黃連木、一落四櫸民宅、昭靈宮及大小宗祠,成為碧山聚落必訪招牌!而由繪本畫家劉
新湖漁港
新湖漁港座落在金湖鎮西南方,是金門三大漁港之一,也是金湖地區漁業的主要港口。Instagram上熱門的打卡點-消波塊景觀,就是位於新湖漁港,另外這兒還有乾淨無比的白沙灘、碉堡展望亭、修船廠軌道,怎麼拍都好看!*溫馨提醒,拍照時,請務必注意安全。
邱良功古厝
這棟建築乃為邱良功祖厝,位於金城鎮浯江街中段,屋中尚存有方形銅鏡一面,另有雕龍聖旨石二塊,高六十一公分、寬八十五公分,所刻聖旨二字每字十二公分見方,據傳係良功顯貴封爵,皇帝聞其家屋簡陋,賜建爵府,故贈予聖旨石二塊,預備置於府第大門前坊,建築物為一落四櫸頭+左突歸+牆規。
莒光樓
面臨金城美景,背擁豐蓮山脈,初訪金門,必定要登上莒光樓遠眺金門風光!莒光樓做為金門的精神象徵,以中國傳統建築的作法,將傳統城樓放在現代建築的基座之上,締造一項獨特建築美感〪這座建築建於西元1952年,用以表彰在金門歷次戰役中英勇官兵之事蹟,樓高三層,每層皆有不同的展示主題,最著名莫過於胡璉將軍的青天白日勳章了。自西元1
奎閣(魁星樓)
奎閣,金門人稱『魁星樓』,又名奎樓或八卦樓,祭拜魁星,魁星是中國五文昌之一,由於金門以前不屬縣,不可以建孔廟,為了讓金門由子弟參加科舉考試前,有一個祈求考運的地方,後浦鄉賢、曾得過「貢生」功名的林斐章倡建,獨資捐銀千兩,於清朝道光16年(1836)在後浦塗山頭(現今的陳詩吟洋樓旁)興建一座的樓閣建築,供奉魁星爺;精巧古
瓊林蔡氏家廟
創建於明嘉靖8年(1529年),其建築內外的華麗藻飾堪稱金門宗祠之冠,屋脊、山牆、水車堵上均有精緻剪黏及泥塑可賞,通樑下的雀替雕有蔡氏祖訓忠、孝、廉、節四字,正殿高懸眾多牌匾,顯示著世族顯赫;屋後外牆嵌有一尊風獅爺,為少見的作法。
將軍第
將軍第是清朝末年被誥授為武顯將軍的盧成金之府第。盧成金字維麗,號芬亭,生於道光二年,卒於光緒二十年。幼年家貧,稍長乃投身軍旅,隨船搜補海盜有功,不久即拔額外外委。咸豐同治年間,成金先是參與平定竄佔廈門的小刀會匪,激戰於中港與金龜尾,燬匪船殆盡,很快即進剿廈門克復後搜補餘黨,以積功補提標後營把總,建功無數。
金門高中中正堂
金門中學中正堂座落金城西門與下埔下之間的高地,創建於民國四十年十月,由當時陸軍工兵二十團第三營營長張才良施工、連長劉雲峰、陳懷立、廖光燕設計、王應嵐及徐甘泉繪圖暨全體官兵授命興建,鳩工建築時僅三月。時值胡璉將軍金門司令官,培養金門軍民克難奮鬥的精神,躬身表率,從二公里外的山前村搬運石塊構築中正堂週邊的圍牆,傳為美談。無
明遺老街
明遺老街位於金門城北門外,已逾四百年的歷史,被稱為金門最古老的街道,矮小的街屋並排在兩側,街道的東西南北四處出口原本都設有隘門。明遺老街過去曾是金門城的繁鬧市集,在地人又稱這裡為「買菜街」,隨著金門從清初政經中心移往後浦,才逐步走向沒落。為了將金門第一街的回憶留存,明遺老街上的三棟建築改作為故事館,展示舊時常民的生活樣
石兔
太武山步道兩旁巨石嶙峋,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常有狀似動物的岩塊出現,像是距離劉玉章銅像約150公尺處,步道兩旁出現“龜兔賽跑”的有趣畫面,先是左側一似烏龜的巨石,石頭上的“眼珠”是當年開路機鑽孔所遺留,緩慢匍伏於野草之間;右側樹旁懸立的石兔,唯妙唯肖的樣貌不禁讓人莞爾。
玉章路牌坊
玉章路即是太武山的登山道路,全長約3.5公里,先總統蔣公取名「玉章路」,就是為了紀念1954年到1957年,當時的金防部司令官劉玉章將軍。在太武山入口處有一牌坊,上頭刻著「玉章路」三個字,屋頂則覆蓋綠色琉璃瓦, 配上白色石柱,氣派莊嚴。劉玉章將軍,生於民國前9年,曾參與過北伐、抗日等戰役,1954年接任金門防衛司令官,
斗門古道
斗門古道為攀登太武山的一條新興山徑,此道昔日因軍管而保有原始自然的風貌,沿途景觀開闊,生態豐富。古道入口於斗門附近的太武山山腳下,終點為鄭成功觀兵奕棋處,全長雖僅約1公里,卻因一路陡上,走來並不輕鬆,中途有段路徑是鑿刻在陡峭的花崗巨岩上,頗有險峻之趣。
無愧亭
「無愧亭」位於太武山和魯王墓之間道路旁,為碧瓦紅柱的六角形涼亭,取名無愧亭是要告訴軍人同志,效法文天祥的精神,做一個無愧於天地父母、頂天立地的人,亭內豎立大理石碑,正面鐫刻著宗孝忱先生所書:國父遺教「軍人精神教育」,背面為張默君所書國公自贊「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倒影塔
倒影塔坐落於「延平郡王弈棋處」後方石寶頂,塔七級,八角型,高5.76公尺,塔制是葫蘆型,是明初周德興在金門建三塔(茅山塔、文台古塔、倒影塔)之一。民國7年地震,塔傾倒,民國26年日本佔據金門前才剛完工的倒影塔,馬上因軍事關係被拆除,民國93年再度重建完成,塔頂刻有「文峰聳秀」四字,現存原「峰」、「秀」、「聳」字石、即原
料羅海濱公園
料羅灣位居金門東南海岸,在昔日歷次的戰役中,因負有運補物資的重任,而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砲擊的主要目標,國民黨軍在槍林彈雨中冒險搶灘的鏡頭,早已成為料羅灣令人動容、記憶深刻的歷史畫面。現今的料羅,因綿延潔淨的沙灘與明媚的漁村風光,已規劃成料羅海濱公園,建有遊客中心、綠地、涼亭、沖洗等設施,適合全家大小前來戲水踏浪,而夕陽
金門石雕公園
位於浯江溪口的南岸,園區散置許多名家大型雕塑藝品,作品都是利用浯島特有的花崗岩所創作,以斯土、鋒、歷史軌跡三大主題呈現金門豐富的人文風情;園內並建有小橋,流水與紀念胡璉將軍的伯玉亭,其四周的“進士牆”、“博士壁”刻有金門自古以來金榜中舉的先賢,以及海內外獲得博士殊榮的學子
北堤長頸鹿公園
位於金城市區旁的北堤長頸鹿公園,長頸鹿造型的遊樂設施超級吸睛,另有遮蔭處及座位可供大人休息,還有各種手腳並用的器材,讓孩子們能盡情玩耍。遊樂設施:長頸鹿造型大型遊樂器材組合*1翹翹板*2攀爬遊樂設施*5 適合年齡層:6-12歲
中正紀念林
緊鄰太湖北岸,大門係仿浙江民居而建,門前亭軒聳立,兩旁石牆上設有漏窗,幽靜的林園風情便在窗櫺間隱隱透露。紀念林廣達6公頃,青青山野隔著一方池水與大門相望;池上有曲橋,水榭,迂迴曲折,交疊有致,池下則是荷花,睡蓮相互爭艷;池塘外的榕、杉、樟樹茂密成林,幽靜步道穿梭其間,呈現出庭園造景與山林綠野兼具的特殊風情。
古崗樓
古崗樓建於1964年,是由淡水畫家、修廟專家、古物收藏家莊武男先生負責建築。散步古崗湖湖畔,十分清幽愜意,登上古崗樓頂,俯瞰湖面,天晴時波光粼粼,好一幅湖光山色的美景。古崗樓外有一座花園綠地,經常可見金門的名鳥「戴勝」在草坪上覓食,而湖的四周更是各種水鳥聚集的地方。 無障礙設施無障礙廁所、無障礙坡道
李將軍廟(上林將軍廟)
李將軍廟位在小金門的上林村,鄰近小金門的兩大湖-西湖與陵水湖,主要奉祀李府將軍、場官爺及擋境爺,建於明朝中葉。據傳李府將軍率領軍民到小金門畜牧墾荒,仁民愛物,具神力,可以呼樹葉為兵,成功擊退海盜,深得民心,後人因此在他當年登陸之處及海盜經常侵擾地點建廟,一來可鎮邪避惡,並可以感念其義行。據說八二三砲戰時小金門彈如雨下,
莒光湖風景區
莒光湖風景區位於金城鎮,環境十分優美,大片綠地及兒童遊樂設施,是在地人週末踏青、野餐的點位之一。每到傍晚,莒光湖畔會打上吸睛的燈光,搭配著夕陽餘暉,倒映著橘紅景色,增添迷人風情,美得就像幅畫。金門有5大湖分別是莒光湖、太湖、蘭湖、榮湖及古崗湖,其中莒光湖又因位處熱鬧的金城鎮南門里,從早到晚都有居民或遊客前往;春夏時節,
古寧頭聚落
古寧頭舊稱「古龍頭」,位於金門西北角,是由北山、南山、林厝3個村落組合而成,為西元1949年古寧頭戰役的主戰場,居民主要的姓氏為李,因此隨處可見聚落民居的門楣上有著「隴西衍派」的堂號。「雙鯉湖濕地中心」展示金門特有生態、「水尾塔」展現百年鎮水史蹟、「三眼井」造型特殊亦是居民聯繫感情的所在,還有「金門和平紀念園區」、「古
湖井頭戰史館
湖井頭位於烈嶼西北方,距離廈門只有5,000多公尺,在戰時與大金門東北角的馬山、西北角的古寧頭、大膽島皆為昔日的心戰喊話基地。西元1988年,湖井頭戰史館落成,外觀像座城池,有仿古的城垛、紅門金釘,廣場陳列著高砲、五七戰防砲和機槍等武器,突顯濃厚的戰地氣息。館內展示內容包括資訊服務站、烈嶼師旅之戰績、鐵漢雄姿、駐守金門
將軍堡
八二三砲戰期間,蔣經國先生在猛烈戰火攻擊的情況下由王昇、柯遠芬兩位將軍冒死護送,乘船來到前線與堅守此地的少將研議戰況,創造日後的勝利。為了紀念艱困環境下日夜防守,不畏危險的軍人,因此得名為將軍堡。將軍堡在戰爭時期是烈嶼守備據點之一,位在小金門的后頭,主要任務是監控大小金門之間的「金烈水道」,堡中有24個機槍和步槍射口,